查看原文
其他

在信息化时代,博物馆的展览应该有怎样的表达?

关文婷 关键 弘博网 2023-10-07


博物馆的展览应是什么样的展览?

展览与观众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

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等新技术又当如何充分运用到博物馆展览中?


目前大多数博物馆给出的答案是“我告诉你展览的主题是什么,内容是什么;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解决;博物馆展览中应用人工智能还为时尚早”。但这样的表达是观众想获得的吗?是未来博物馆依旧要向观众提供的吗?


当前博物馆展览的主流表达

“我”告诉你


回想到博物馆参观展览的过程:欣赏展品;浏览说明牌和展板内容;观看多媒体播放的影像短片;偶尔①体验展览中的多媒体互动设施。无论是大型博物馆还是中小型博物馆,无论是人文历史类博物馆还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其展览基本都无法摆脱这个固定的程式:按部就班看完展览——这些内容就是“我”要告诉你的。


展览内容所呈现的具体形态:展品、文字、图片乃至影像,均是单向信息的传递。多媒体导览设施则有一定的双向交流倾向,但表现的方式依旧初级,呈现给观众的内容,依旧是“定制”好的内容,展览与观众的互动仅存在于点击,然后继续浏览,可选择性有限,可持续探究性更为有限。


展览的一切均为博物馆策展人/团队主导:展览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展览体系如何布局;展品蕴含的丰富文化和知识点有哪些。这一切均是策展人/团队对展览认知的呈现,掌握着展览的主动权与“阐释权② ”,观众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作为“第二课堂”的博物馆已经成为“课堂式教育的第二场所”


随着博物馆展览展示新技术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博物馆的展览应该有怎样的表达?


信息时代博物馆应有的表达

“我”想知道


信息时代到博物馆参观展览,过程不会变太多:欣赏展品;浏览说明牌和展板内容;观看多媒体播放的影像短片;“充分”体验展览中的多媒体交互设备。观展中“微小”的体验变化,将带动博物馆展览表达方式的“巨变”。


不变的是展览内容呈现的具体形态:展品、文字、图片、影像,改变的是展览与观众的交互,是博物馆策展思维的变革,更是博物馆从“教育者”到“服务者”角色的转换。信息化时代,博物馆展览应当是、且必须是双向交流的,是智慧的、智能的,是能够持续探究、不断延伸的,也是打破“有什么看什么”的“点餐式旧展览”到“看什么有什么”的“服务型新展览”。


展览的表达不再单一是博物馆策展人/团队主导,观众在展览表达中的地位得到跨越式提升。展览不再是展示什么内容,观众需要观看什么内容,而变为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观众通过展览想要获得什么内容,继而可以在展览中继续探究到什么内容。观展的主动权交到观众手中,展览的“阐释权 ③”,尤其是内涵丰富的展品的“阐释权④ ”均掌握在观众手中。作为“第二课堂”的博物馆应与“课堂式教育”划清界限,成为“探究式教育”的典范


“探究”对博物馆的意义

引发好奇


在2020年9月11日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好奇心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是孩子进入科学世界的敲门砖、金钥匙。如何正确引导和守护这份好奇心,是一门大学问。


自1905年张謇创办南通博物院直至当前,国内博物馆的发展学习借鉴了国外博物馆的运行经验,但对国内博物馆的观众群体以及观众的展览“追求⑤ ”并无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博物馆大量的科普(陈列大纲)教育展示,追求系统性、专业性,但事实上并不能打动那些天天生活在系统教育和大量知识积累的城市人群,而乡村地区广大观众所需的是基础知识,无法深刻理解那些深奥且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博物馆展览的表达与城市观众的知识体系出现重叠,难以引发其兴趣;而又与乡村观众的知识体系出现“断层”,同样难以引起兴趣。


如何引发好奇?吸引不同地区、不同知识体系观众的兴趣?柏拉图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博物馆展览的表达作出启示:



我是谁


“我是谁”是表达的第一个层次——展示:博物馆通过单个或组合的展品,向观众传递信息,即这个展品是什么,如展品是一只玻璃杯。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是表达的第二个层次——启示:当前博物馆的展览多为直白的表达,说明牌或背景板直接告知观众(我告诉你)这是干什么的,而缺少启发式的教育内容。如展示的玻璃杯,通常会介绍玻璃杯为盛水器。但不同的观众面对这只杯子,会产生不同的问题:为什么是圆形?为什么是透明的?是如何制造的?如何防止炸裂?……但博物馆以目前的展览呈现方式,无法一一解答观众的疑问。


要到哪里去


“要到哪里去”是表达的第三个层次——探究:缺少“启示”的环节,目前国内极少有博物馆展览做到引导观众进行探究的层次。如展示的玻璃杯为何设计出圆形?是容量的考虑,是受力角度的问题,还是纯粹为了美观?去哪里寻找答案?


当前博物馆亟待一套新技术、新应用来辅助博物馆展览进入到第二和第三层次的启发式、探究式的展览表达,引导并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探究”在博物馆的新应用

展览交互系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引起观众兴趣的,是展览中的一个点或几个点,是从片段化的内容出发,不断向周边进行延展。基于此,展览交互系统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前景广泛,既适用原有陈列的更新,也适用新理念在新展览中的应用,前提是对展品及其关联的文化与知识有深入的研究与积淀。


基于对观众行为、展览内容、特色展品的深入研究,展览交互系统能够快速捕捉到观众情绪的表达,并作出响应。展览交互系统的基本架构如下:


观众系统前端系统后端

展品引人、驻足欣赏(初步认知);

情绪表达、语音对话(需求传递);

解读收听、图像观看(需求反馈⑥) 。

定位感应设备;

语音采集、识别、播报设备(交互型解读板);

面部表情识别设备;

投影与视频显示设备。

 数据中心:数据传输、数据(转换)处理,数据保存;

降噪与信息过滤处理系统;

人工智库:专家团队、信息处理团队。


依然以“一只玻璃杯”为例:观众走到展品(玻璃杯)前,停留驻足欣赏展品,此阶段为展览表达的第一阶段——展示,向观众呈现的就是一只玻璃杯。


展览交互系统通过定位感应设备定位到观众位置,识别观众年龄,开启该展品交互程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展览交互系统设置有三种不同的交互形式与沟通内容。交互形式通过触觉、听觉、视觉、感觉相结合的方式:既有语音形式(观众听),如一只动物主动向观众打招呼,进行沟通;也有图像、文字等形式(观众看),展品前的交互型解读板通过图像、文字的呈现与观众进行沟通。同时,面部表情识别设备实时识别观众表情,并判断应继续交流还是询问观众变换交流方式和问题。通过与观众的沟通与交互,引导观众自主提问,如为什么杯子是圆形的?并发现问题,上升到博物馆展览表达的第二个层次——启示


针对观众的提问,展览交互系统依托对展品深入研究所产生的海量数据,结合降噪与信息过滤处理系统的具体功能(降低周边噪音,解析排除观众的无效提问),通过影像和语音(载体为交互设备、观众手机或展品/辅助展品等)及时解答观众问题(通常情况下,问题答案从数据库中自动提取,数据库无相关解答,则由专家团队负责沟通与解答),实时完成“提问——引导——解答”,形成闭环,营造良性交互的氛围,为观众“再提问”的持续性探究奠定基础。此阶段即为展览表达的第三阶段——探究。通过适当引导,鼓励观众自主思考、寻求答案。在观众不得其解时,再给予解答。此外,观众优质问答经数据优选后进入数据库,进一步丰富充实数据库内容,形成“输入——输出——持续输入——持续输出”的良性循环,建立博物馆展品独特的“知识图谱”。



相比于目前博物馆展览表达的单向交流,展览交互系统的引入,为提升观众在展览表达中的地位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展览交互系统所具有的优势具体表现为:



个性化:响应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


展览交互系统将展品“说明牌”系统改变为交互式解读装置,即建立展品“对话板”,依托海量数据与强大的后台系统,调动博物馆专业力量,组成强大的服务型后台专业机构或系统,加强人工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众多人力和设备参与系统。展览交互系统能够根据观众不同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经系统优化后,将信息反馈给观众,解答各式各样的问题。


观众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件展品(一只玻璃杯),但观察点不同,所设想的问题必然不同,而展览交互系统能够响应观众的各种问题。观展完毕,观众的获得必然不同。


交互性:双向交流与反馈


“拒绝拖延”,避免观众将问题留待观展后解决。借助智能问答系统以及终端专家团队的即时回答,展览交互系统能够实时解答观众提问,让“提问——解答”形成闭环,营造良性交互氛围。


探究式:激发观众好奇,不断进行探究


在“提问——解答”闭环中,在满足观众求知欲的基础上,渐进加入“引导”环节,进一步激发观众对展品的各种好奇心,引发思考,进而提出更多的问题,不断探究展品背后的“故事”。促进博物馆向服务型信息化平台的转变,打造智慧型展览,建设智慧博物馆。



小结

博物馆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博物馆展览同样应注重观众在展览中的表达。在展览中,观众不仅是展览理念的接收者,也应是展览的阐释者和创作者。未来的博物馆展览,博物馆人要打破作为“教育者”的固有观念,建立“服务者”的新理念,从“我教你”的思维定式中脱离出来,从展览的局部、片段、某个展品出发,建立联系,引发观众好奇,引导观众探索。


通过展览交互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将目前博物馆展览的课堂式教育转换为探究式教育,突破博物馆观展的千篇一律,实现一千个观众在展览中欣赏出一千个展览的“奇迹”。目前,自然中心®已建立这一展览交互系统,并已申请相关专利,其推广与利用将极大推动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助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①部分展览无多媒体互动设施,或对多媒体的互动内容不感兴趣。

② 阐释展览主题与内容。

③从展览中获取的知识与体验。

④ 展品丰富的文化和知识中,想要探究、了解、获取的内容。

⑤ 观众对展览形式和内容是否符合地方、阶层和社会类型的一种评价。

⑥建立交互型解读展板,展板上有简单解释,需要观众主动提出问题或讨论问题(具有交流设备)。


作者:关文婷   北京自然中心主任规划设计师

关键  LORD国际文化公司总规划师

来源:北京自然中心(北京白令陆桥文化创意发展公司)

编辑:OP-D

回顾往期精彩直播 | ELE童博汇·年度评奖活动获奖作品交流展示会即将开启
2021年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提前下达,预算超27亿元
新馆 | 蚌埠工业博物馆建成试运营,预计明年开放
探展 | 食之好味——记一场位于中国大陆南端的专业饮食文化主题展览
福州新馆开馆一周年座谈暨文博场馆社会化运营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西安将新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博物馆
策展人手记 | 打开边界的博物馆,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实验性策展实践为例
新展 | 近百幅珍贵作品,真切触摸潘玉良的艺术人生
Instagram推出AR博物馆新业务,已经与美国三个博物馆、机构合作
弘扬红色文化,全国首个“红色文创联盟”成立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